減肥知識 | 話知你為何吃得少體重不減反升?
減肥真的要需要方法,不是將食量強行減少就可以達到減肥效果以及身體健康。反而,可能有些壞習慣更令你的體重不減反升。相信不少人跟小編一樣都有這樣的疑惑,明明自己有做運動,飲食亦已經很少很清淡,為什麼一樣是瘦不下來?小編為你了解了以下這些成因!
4個原因令到體重反而增加
原因1. 吃飯時沒有注意順序
其實,一直有營養學學者指出,同樣餐枱上的食物,而大家不狂吃、控制熱量的情況下,不同的進食次序,對於營養攝取已經會有分別。如果我們先吃蔬菜,再吃蛋白質,再吃醣類,最後吃水果,可以達到幫助減脂的效果。因為,可以先吃蔬菜打定底,令自己有飽足感,而且多數蔬菜都是低升糖指數的食物。之後才吃蛋白質,因為蛋白質消化過程緩慢,會延長食物停留在胃的時間。而主食例如:米飯、麵食則放在蔬菜和蛋白質之後。
原因2 、睡前3小時內進食
如果睡前3小時還在吃東西,吃進的食物會比較容易變成脂肪。因為此時是在血糖最高、代謝最低的情況下。
原因3、營養失衡
如果身體缺乏多種必要營養素,代謝反應就會變得困難,會引起發炎、睡眠品質變低等情況,影響身體正常的能量利用方式。另外,如果飲食變化太少,每天都是吃那一兩樣食品,也會有營養失衡的可能。
原因4、以為自己吃很少但其實沒有
因為自己最靠感覺去量度自己的身體情況。一般節食者沒有計畫安排,會用幾天到一兩週時間令自己進食很少,但之後卻一口氣進食特別高熱量的垃圾食物。真正要做到減肥應該要認真紀錄進食的東西,而不是靠印象覺得自己吃很少了。
4個 減肥知識 2022完成減肥目標
1.先戒飲料和甜食、將澱粉換成蛋白質
如果我們身體肥胖的人應該提醒自己,除了一般三餐之外,是否仍然有額外進食,例如含糖飲料、點心等;另外三餐的營養攝取也很重要,不需要挨餓,但可以用蛋白質取代澱粉,避免醣類攝取過多而發胖。
2.持續飯前喝500c.c的水,降低體重2公斤
根據英國大學研究顯示,如果飯前30分鐘喝500c.c的水,持續3到4個月後,體重會降低2公斤,原因是來自水帶給身體的飽足感,令食物攝取量降低,達到減肥的效果。外國曾經有實驗找了 84 位肥胖的成人,進行了一項計畫,他們隨機分成 2 組,進行低卡路里的飲食減重。其中 41 人被要求在三餐飯前 30 分鐘喝下 500 毫升的水,其他 43 人則被要求「想像」自己現在已經吃飽了。經過 12 週,被要求餐前喝水的這組體重平均比沒被要求餐前喝水的那組多減去 1.3 公斤的體重。
3. 睡眠不足,肥胖機率多50%以上
缺乏睡眠會令身體沒有足夠的能量運動。而且根據外國研究,一天只睡4小時的人,肥胖機率比7到9小時的人多了73%,而5小時的人,肥胖機率有50%。原因是眠會影響到身體內激素分泌,包括腎上腺素、胰島素、升糖素、飢餓素、瘦素,甚至較專業的腸道荷爾蒙、GLP1、PYY、褪黑激素等等,這些激素在睡眠不足時會分泌異常。因此,大家一定要有充足的睡眠啊!
4. 跳躍的動作會帶來更大消耗
經常跳躍性鍛鍊可使體內得到保健性振盪按摩,並能提高身體機能水平、平衡能力。而且跳躍的動作消耗的卡路里大約是慢跑的1.2倍,對於肌力鍛鍊、提高基礎代謝都更有效率。建議每天做2分鐘原地跳來幫助瘦身。